检测服务
Sweep services
检测设备
Sweep equipment
保密设备
Security equipment
政企合作
Cooperation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

专业级检测设备
     在很多中小企业决策者的意识里,企业机密安全只有大公司大企业才会发生。其实这种观点完全错误。大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保密制度和企业机密管理策略。所以泄密的几率相对较小。而且,大企业一旦发生泄密事件,可以快速反应,迅速堵漏,损失相对较小。另外大型企业一般都将企业机密分散到多个部门,一个部门泄密,不会殃及整个企业。
但是,对于中小企业来说,目前国家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形势下,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掌握了高新技术,这些技术或许已经被竞争对手盯上。淡漠的企业信息安全观念,会造成一旦发生泄密事件,对中小企业来说就是灭顶之灾。
不论企业大小,企业核心机密是企业的立足之本,健全公司保密制度,时刻保持警惕,刻不容缓。
 

我们回顾一下近年来比较知名的商业间谍案  

1、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间谍门事件

    2012年,在三一重工将大本营从长沙搬到北京后不久,有媒体先后刊发题为《三一重工迁都背后真隐情 间谍门事件成总部搬迁导火索》(《三一重工迁都背后真隐情》)、《三一恨别长沙 梁稳根的内心独白》(《三一恨别长沙》)的报道,将三一重工搬迁的主因直接指向了同处长沙的中联重科。
根据中联重科的公告,在2009年“间谍门”事件中,“经司法机关查明,三一重工[微博]员工文某确有利诱、收买中联重科员工张某,并非法获取中联重科商业秘密的行为”;在2011年“间谍门”事件中,中联重科OA(办公自动化)服务器系统遭到黑客攻击并被窃取商业秘密的事实客观存在。

2、青岛某企业核心机密被窃案
     2017年3月,青岛市即墨公安分局接到当地一家科技企业报案称,商业秘密疑似泄露。经侦大队和蓝村派出所民警调查后发现,这家企业专门生产高科技金属材料,核心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,产品在国内十分畅销。但2016年开始,企业工作人员发现,浙江一家企业也推出同类产品,和他们在国内市场产生竞争。最后民警通过技术手段搜集并确认了犯罪嫌疑人的违法证据。
    获取关键证据后,民警再次奔赴浙江,将企业技术副总赵某抓获归案。由于取得了充分证据,案件各项阶段进行得异常顺利。记者从即墨公安分局了解到,赵某、马某、杨某和金某因侵犯商业秘密,被法院依法判处刑罚。目前,警方正在追捕浙江这家企业的经营者。金某、杨某和马某在即墨这家企业入职时,都签订了保密协议。除此之外,企业的生产车间、办公室里,都采取了保密措施,遗憾的是,还是没有挡住“商业间谍”。即墨这家企业的工作人员也向记者感叹,金某、杨某和马某都是年轻人,大家平时相处非常融洽,一开始谁也没有想到他们会走上犯罪的道路。案发后,即墨这家企业进一步加强了保密制度。

3、力拓间谍案
2009年,力拓4名中国员工被捕,上海市国安局称,起因是在中外进出口铁矿石谈判期间,力拓采取不正当手段,通过拉拢收买中国钢铁生产单位内部人员,窃取了中国国家秘密,对中国国家经济安全和利益造成重大损害。
2010年,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胡士泰等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、侵犯商业秘密案作出一审判决,胡士泰被判有期徒刑十年,并处没收财产和罚金人民币100万元。

4、大众集团窃听案
2020年7月28日,原本只是在电影中才能看到的“窃听”戏份,没想到却在现实中上演了。日前,据外媒报道,大众集团内部特别项目小组Project 1被“窃听”了1年,超过50小时的会议录音已经被泄露。目前,大众集团已经开始在内部寻找“内鬼”,调查是哪位员工在2017-2018年配合外人窃听集团内部的机密

5、北京某安保公司内部窃听案
   2020年8月,北京安防公司表示当初企业讨论营销方案的会议是高度机密的,但是有人却在做座椅下,藏着个小黑盒,导致了自己的商业机密被泄露,从而导致了严重的后果。这个GPS小黑盒,它原本是应用于汽车防盗和运营车辆管理的,但是如今却被当成了窃听器,不仅能够实时观察车辆的行驶轨迹,还可以达到远程窃听的目的。

各式各样的窃听器材


 



技术人员利用专业检测设备进行检测作业
 




技术资讯